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再一次核对好实验数据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博士生曹鹏为自己主导的疼痛研究课题论文投稿按下了发送键。“疼痛和情绪往往相伴而生造成共病恶性循环,这次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疼痛辅助治疗策略,也算是对自己的热爱有一个交代了。”选择生命健康领域以来,曹鹏在科研道路上竖起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10年前,曹鹏正在紧张地筹备高考,当他在中学生物学课本中接触到转基因技术、分子克隆和遗传疾病等概念,感觉这些相比于其他学科的知识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并且很有趣。高考前,他心里就想着一定要考一个好学校并最终如愿以偿。“我从小到大的理想就是做一名科学家,能为疾病的治疗贡献自己的力量。”填报志愿时,曹鹏一头涌入生命健康领域专业。

“上大学后自己主持过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做抑菌实验的校级大学生创新型实验项目,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两篇中文核心文章,这段经历也坚定了我后续在生命健康领域读研读博的信心。”曹鹏说,更重要的是,父亲因常年务农的劳累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备受病痛折磨。2016年,他从东北林业大学保研推免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进行硕博连读时,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研究方向聚焦在解析疼痛与情绪障碍的中枢神经机制上的导师张智教授。“为热爱,也为减轻父亲的痛苦。”

在曹鹏看来,生命健康研究说到底最终是为了服务于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进入实验室后,曹鹏主要做疼痛和情绪的神经机制解析。“这两种疾病往往相伴而生,极易产生恶性循环,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我们会首先通过小鼠建立各种类型疼痛或情绪疾病的模型,通过前沿的神经科学技术手段来解析脑内相关的神经机制,阐明机理后再招募疼痛或抑郁相关的临床患者,进行脑功能成像,通过物理治疗手段,如经颅磁刺激或深部脑刺激来干预疾病,达到缓解病人临床症状的目的。” 曹鹏解释说。

科研的路上充满荆棘。曹鹏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课题需要进行一项非常精细复杂的实验,在老师支持下他远赴上海科技大学培训学习,但回来后发现还是不能完全根据别人的方法做出成功的实验。“当时咽不下这口气,熬了很多次大夜,经过反复摸索才得到了稳定的实验结果,花费了一年多时间。”在曹鹏的坚持下,实验技术逐步成熟,也给后续其他人实验上手提供了便利。“一路走来确实有很多迷茫和困惑,但大多都集中在早期学习阶段,不完整的成果和技术上的短板会打击自己的信心,根本原因还是自己沉淀不够,但内心不服输,一定能挺过去!”。

目前,曹鹏的研究主要关注疼痛和抑郁的神经机制解析,去年7月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神经科学领域顶尖期刊《Neuron》上发表了生命早期炎症诱导抑郁情绪的文章,并得到了期刊专门的previews评述介绍。此外他主持了一项中央军委科技委面向在校博士生的智创基金项目;参与合作的研究也发表于《Nature neuroscience》、《Cell reports》等高水平期刊。

“我的初心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曹鹏对10年后的自己有很多期盼:提出更多的科学新发现,为理解疾病,尤其是疼痛和抑郁的病因提供新见解;通过新发现,申请专利,发展能转化于临床的疾病辅助治疗方案,真正的让写在纸上的论文变为缓解患者痛苦的手段。 “科教报国,勇攀科学技术的高峰。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家国事业之中,这也是我的青春宣言。”

总策划:顾雷鸣

总执行:张琳

统筹:杨频萍

本期文字:张宣

视频:李超群 王子杰

美编:杨晓珑

本期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上海考研论坛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