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格式(历史研究格式规范)




历史研究格式,历史研究格式规范

导读

历史街区日常生活空间是居民生产生活的载体,其独特的生活实践孕育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精神。然而近年来消费文化的浪潮、传统生产模式与消费意识的转变以及新经济、新功能、新空间的介入对其日常生活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使其发生转变。本文通过空间句法和典型年份POI数据分析了平江历史街区日常生活空间所发生的转变,并讨论了其对居民现实生活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整合度的核心区域是景区化建设的主要价值高地;街区特有的鱼骨状的组构形态,使平江路成为旅游开发的绝佳舞台;外部资本和客体的大量涌入,使居民让渡着自身生活的场所,高深度值、外界不易到达的空间,是当下居民开展生活实践的主要区域。进一步通过计算空间句法分析结果与POI数据历时性分布的相关性可以看出,居民实际生活相关的功能开始逐渐脱离其日常聚集、活动的场所,并开始远离街区的整合度核心;相较于集聚性和可达性而言,历史街区内业态布局的宏观选择更倾向于高穿行性的场所范围,进而导致了居民日常生活空间与景区舞台表征空间的品质差异;商业化、符号化的景区运营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对居民生活的忽视,居民们现实的生活问题极易被掩盖于繁华、精致、典雅的舞台表征之下。

本文字数:8850字

阅读时间:27分钟

作者 |倪烨昭,崔景,佟旭

苏州科技大学

日常生活空间、历史街区、空间句法、POI数据、生活空间品质

01

引 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当代城市空间所展示出的“新、变、快”的环境特性,使城市历史景观、居民生活方式及其实践活动范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统称历史街区)作为“活的历史地段”,完整且丰富地表达着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内涵和空间形态[2]、承载着地方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3]。历史街区内的日常生活空间则容纳着居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精神内容,反映着社会风貌的变迁历程[4],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作为历史街区活态复兴的主要方式之一[5],权力、资本以及多元社会力量的介入为街区注入了现代化的发展活力。然而,市场经济的规模效应使地方性的供求逐渐失衡,旅游消费业态繁荣发展下新经济、新功能、新空间的置入,以及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布点的全面覆盖,导致了旅游者、从业者、投机者等外部主体在历史街区内的作用范围不断扩张,使居民现实生活世界产生了巨大的转变,并对历史街区原有的社会网络和生活内容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实现保护与发展、历史与现代、居民生活与旅游开发的辩证认识是促进历史街区永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空间品质的关键所在,理性、客观的解读历史街区日常生活空间所发生的转向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前提之一。

围绕本文的核心议题,目前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可大致分为三类,即演变表征归纳[6]、空间分异机制研究[7],[8],[9],[10]、保护更新策略建议[11],[12]及其隐忧与思考[13]。可以发现,已有文献主要关注多元主体参与下转向动力机制以及应对策略的讨论,而对转向现象识别与判断的研究相对较少;其次,日常生活空间定义的多样性以及对其边界的识别存在着的技术难度,使得对其的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困难。

基于此,本文以平江历史街区为例,尝试运用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以及典型年份的POI数据,结合GIS技术,研究历史街区内居民日常生活空间所发生的具体变化,探讨转向带来的现实影响。以期能够为地方政府制定合理的开发政策、为相关部门保护规划的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02

研究设计

2.1 平江历史街区及其日常生活空间

2.1.1 平江历史街区概况

本研究选取苏州古城东北隅的平江历史街区作为案例地。选取该案例地的原因如下:首先,平江历史街区是古城风貌控制保护的核心区域[11],在宋元时期已初具规模,历经2500多年的历史演变,依然延续着“水街相邻,河街并行”的双棋盘格局, 在近年来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空间形态;其次,平江历史街区时至今日仍旧保留成规模的苏式传统生活场景,依然保有大量长居于此的在地居民,是国内目前最为典型的、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历史街区之一。最后,平江历史街区在近年来的整治与更新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化(图1),以此为样本,能够最为清晰、直观的反映出近年来日常生活空间所发生的具体变化。

图1 2004年、2016年平江历史街区用地分类对比

资料来源: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改绘

2.1.2 日常生活空间的界定

改革开放所伴随的直营公房建设,以及近年来的街区更新和绅士化改造,导致平江历史街区内的居民类型十分复杂,不仅存在着狭义上世代居住于此的原住民,同时也有着广义上长期生活于此的居民,除此之外还有大量近些年外迁于此的居住者等。本文所关注的“居民”主要指代前两种,即相对广义的原住民群体,近些年涌入的现代社区住户,暂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现有文献对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的界定通常依据地理学和社会学理论[14]、围绕物质环境容纳的生活实践类型[15],[16],以及个体实践活动特征[4],[17],[18]进行划分。在归纳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日常生活空间定义为以居住功能为核心、能够满足居民平日消费、交往、通勤、休闲等使用价值需求的空间。与日常生活空间相对的非日常生活空间,则主要面向外部客群,是消费文化与符号生产催生出的、强调交换价值的空间(如旅游消费空间、文创工作室、景点以及舞台化的空间等)。由于这两者在实际情况中并不彼此独立、相互排斥,因此也存在着日常与非日常相互兼容的空间类型,本文将之称作混合型空间。依次为基础对收集到的POI数据进行分类。

2.2 相关模型、数据及算法应用

2.2.1 空间句法

空间句法(space syntax)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或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19]。通过对外部道路网络的空间分割与量化,能够分析城市系统中空间功能、空间形态等规律,其利用基于空间组构(Spatial Configuration)的建模方法能够较好揭示出空间拓扑形式与空间社会文化功能的相互作用[20],[21]。在空间句法的理论中,空间组构通过影响自然运动决定了空间功能,而反过来,空间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是特定社会文化因子的动态反映,这种社会文化基因也会内化于组构之中。

在历史街区之中,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空间结构(建筑、埠头、巷弄等),同时对于空间的使用也在不断形塑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街区往往具有较强的结构层面的惯性,同时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拥有了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因此,透过空间句法对历史街区建成环境的分析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描绘出在地居民“自然出行”的活动规律和特征。

空间句法有多种量化描述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其中线段模型考虑了空间尺度以及路径偏转角对人运动的影响,不同的拓扑距离可以表示不同居民出行半径及城市空间尺度级别,因此能够更加贴合实际且更细致地对城市空间做出预测,更加适合涉及实际空间尺度城市的具体问题分析[22]。基于此,在本研究中选取线段模型作为分析的工具。在空间句法中,整合度(Integration)与选择度(Choice)是两个较重要的内容。整合度表述某一空间在系统中的便捷程度,以及系统中该空间的可达性、被选择作为出行目的地的可能性和它与其他空间的集聚或离散程度[23],是对于空间可达性的度量。选择度衡量的是空间单元在系统中作为出行最短路径所具有的优势[19],[24],表示某条街道位于从所有空间到其他所有的空间的最短路径的概率和次数。同时,本文将深度值(Depth Value)也纳入到研究中来,其指代单元空间到系统中某一空间的最小连接数,它可以反映街道之间的便捷程度,深度值越高可达性相对越差,反之亦然,其通常与整合度呈负相关联系。

2.2.2 POI数据

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泛指可以被抽象为点的地理实体,尤其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如商场、车站和学校等,是导航电子地图的重要内容[4]。近年来POI空间数据的不断积累、收集与提取方式的成熟和完善,使其能够准确、细致、全面的反映业态空间规律。由于其可以标识出不同功能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因此通过历年POI数据的分布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街区日常生活空间的转向特征和趋势。

2.2.3 核密度估计法

核密度估计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是以每个样本为搜索中心,应用从中心到边界为由1至0变化的数学函数,形成一个适合每个样本点的平滑弯曲的表面[25]。其可将线性的路网形态数据以及点状的POI数据转化为面状数据进行直观的热点分析和相关性计算[26]。

2.3 研究框架

“街-巷-院落”是传统空间格局中基本的空间组织形式。历史地段中的街巷是其空间网络的基本骨架,街市勾画着街区整体的轮廓,描绘着居民的集体生活,巷弄则展现了街区整体的细部,具体描绘着居民的邻里生活[27];作为居住型历史街区,平江历史街区中的院落也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样密切相关,与街巷外部公共空间的属性相对、具有半公共属性、强调私密性的院落体现着居民对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历史性的空间理解,其对使用者而言是家庭成员沟通互动、具有安全感的屏障,同时也是接亲待友、邻里交往的弹性领域。

依据“环境认知”(即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概念,任何一个建成环境都可以被区分为“空间物体”和“自由空间”。空间物体主要指建筑物,从空间体验的角度而言,其指代对人观察视线有遮挡作用的障碍物,与之相对,自由空间存在于空间物体之中,人与物在其中的流动是自由的,可以从任意一点到达空间中的其他位置。从这种“二分法”的角度审视历史街区建成环境特征,历史街区内的街巷、院落及其他功能的建筑在空间上是彼此分离的两个体系,作为空间物体的“院落建筑”和作为“自由空间”的“街巷网络”,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的“图底关系”。

本文首先对将供人穿行的“街巷网络”进行空间句法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年份POI数据,明晰承载现实功能的“院落建筑”内含功能构成的变化。

2.4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借助相关规划资料、现状CAD文件和多源在线地图数据的比对、梳理与整合,以实地调研为主要依据,获知了平江历史街区步行可达的全部范围。由于主要针对居民的行为活动习惯,因此门禁式住区、部分带有警示标识的空间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在调研中可以直观的发现,平江历史街区内居民的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活动范围绝大多数都集中于街区内部或临近区域,且出行多以步行和非机动车为主要方式,因此句法模型的分析边界选择北至护城河、东至东环快速路、西至人民路,南至十全街。基于上述条件,在轴线图绘制的基础上(即使用数量最少、长度最长的轴线贯穿街道空间),于轴线的交点处打断轴线进而获得线段图[28]。

本文所用到的POI数据主要来源有两种,即城市数据团等提供的2012年、2015年及2017年高德地图数据[4]和借助百度API接口自行抓取的2021年的百度地图数据。其中2012年391个、2015年894个、2017年1241个、2020年1725个,依据上文日常生活空间、非日常生活空间以及复合型空间的界定,以实际业态特征和多源渠道的校验为依据,进行整合和分类。

03

案例分析

3.1 街巷网络的组构秩序:整合核心的让渡与空间属性的重构

街、巷具有双重功能,一是组织交通,二是为居民提供社会生活的场所,作为外部空间的巷道是邻里生活的舞台, 市民可在此小憩、滞留交谈等, 展现着日常生活的生机与活力[4]。由于平江历史街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投入,其在物质空间层面保持了传统建筑样式、“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双棋盘格局以及街区风貌的真实性和整体性。以实地走访观察为依据,结合步行尺度下的相关研究[29],案例地居民日常出行活动的半径为300-500米左右,800-1500米尺度的分析能够解读驻足观光的纯步行活动(平江路全长1600米左右);全局尺度适合于研究范围内借助交通工具的出行活动。

3.1.1整合度分析结果

图2 平江历史街区及其周边区域整合度分析结果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从全局整合度的分析(图2)中可以看出,街区外部生活性主干道干将路与次干道临顿路是外部出行整合度最高的区域,平江路、仓街及白塔东路具有很高的可达性,历史街区中心区域的巷弄可达性则相对较低,即被选择为“到达交通”(To-Movement)的可能性很小[30]。800-1500米半径的分析中,平江路与其鱼骨状东西向支路(如大新桥巷、悬桥巷、大儒巷、肖家巷等)因其网络状的布局方式,对于外部游览者而言相对具有很高的可达性。100-500米半径的分析表明,东园及其环护城河沿线和临顿路是在地居民活动的主要范围,支路与巷弄网络是居民日常生活的核心场所。

3.1.2 选择度分析结果

图3 平江历史街区及其周边区域选择度分析结果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由于平江历史街区以低可达性的居住区为核心,因此其并不具备城市核心区应有的城市功能[30],不同分析半径下的分析结果表明(图3),选择度的高低分布情况存在着明显不同。随着分析半径的不断减小,“穿越交通”(Through-Movement)的主要位置,由外部城市干道逐渐转移为历史街区内街巷的几何核心位置(如平江路、大新桥巷、悬桥巷、肖家巷等),并最终飘移至东园附近。关注于空间使用者的步行活动或短途出行,平江历史街区空间形态本身所体现的面状的高整合度,承载了线性分布、低选择度的人流活动,这表明对于街区自然生长出的细密的巷弄而言,虽然相对更易使人到达和聚集,但却并不是人们过境、穿行的主要选择,这种不易受外人打扰的空间特征,使其往往成为当下居民聚集、交流、亲密互动的场所。

3.1.3 深度值分析结果

图4 平江历史街区及其周边区域深度值分析结果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4),当人们的活动、出行能力较强时(全局深度表示),街区范围内的深度值相对而言没有十分显著的差别,表明线性距离和曲折的街巷走向并不足以限制具有极强目的性的目标人流涌入,外部客体具有突破空间束缚的潜力和可能。随着活动能力的减弱(800-1500米),东西向主要街巷生长出的充当居民入户功能、琐碎、曲折的巷弄成为外部最难以到达的区域,随着活动能力的进一步降低,这片区域出现了向东的平移。而针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尺度(300-500米),可以直观看到,供当地居民活动、休憩的东园虽然与街区的欧式距离非常接近,但对于生活在周边范围内的居民而言却难以到达。除此之外,由于部分街巷、节点连接方式的不同(如尽头路、入户路),导致外部人流罕至于此,进而增加了其形成相对独立生活领域的可能;同时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与高整合度、高选择度区域相比,深度值较高的区域往往具有很强的“街道眼”作用,如南开明桥旁的小柳枝巷(图5)、小新桥巷以及街区北侧的管家园附近(图6),在笔者进入时居民们往往投射出怀疑、警惕的目光,“监视”着可疑人员的一举一动。高深度值的空间能够有效的避免陌生人的打扰,因此日常生活氛围最为浓郁,是居民感受最为自在的空间,也是目前街区内居民生活原真性的基本面,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居民摆脱了管制规章的束缚、满足了个性化的生活需求(晾晒、种植、杂物堆积等),同时也在熟络的邻里网络中获得了安全感和归属感。

图5 小柳枝巷居民外部活动

来源:笔者自摄

图6 管家院附近居民外部活动

来源:笔者自摄

3.2 业态组团的功能结构:生活功能的稀释与现代商业的同化

图7 平江历史街区范围内POI数据的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通过对2012年到2021年间POI点分布的可视化和标准差椭圆的分类计算可以直观的看出(图7),三类POI的分布均经历了自西向东的偏移,呈现明显的南北向分布。非日常类POI以平江路为核心分布于其两侧;日常类和复合类POI具有相似的偏移趋势,呈现普遍的面状扩散,近年来的涌现集中于西南角的和基广场附近。

为了更清晰的看出POI所展示的功能变化与空间的关系,分别计算整合度、选择度、深度值以及三类POI点的核密度,在ArcGIS软件中进行波段集统计,获得协方差和相关性矩阵。

3.2.1 POI分布与整合度的相关性

表1 整合度分析结果与日常类、非日常类、复合类POI数据空间分布的相关性

图8 整合度分析结果与日常类、非日常类、复合类POI数据空间分布的相关性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结果表明(表1和图8),平江历史街区内POI的分布变化与整合度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以2012年为时间节点,日常类和复合类POI的分布趋势发生了剧变,而非日常类POI的历时性分布与空间的整合度并未呈现出明显的相互关联。平江历史街区在2011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正式成为供游客体验消费的旅游场所,在以市场为代表的多元主体的作用下,与居民实际生活相关的功能开始逐渐脱离其日常聚集、活动的场所,并开始远离街区的整合度核心。

3.2.2 POI分布与选择度的相关性

表2 选择分析结果与日常类、非日常类、复合类POI数据空间分布的相关性

图9 选择度分析结果与日常类、非日常类、复合类POI数据空间分布的相关性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结果表明(表2和图9),各类POI的分布与空间的选择度具有很强的相互关联性。其中复合类POI的分布与选择度的相关性逐年降低,非日常类POI与之相反,表现为相关性的缓慢提升,而日常类POI的分布则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未出现剧烈的波动。通过对比整合度相关性可以看出,相较于集聚性和可达性而言,历史街区内业态布局的宏观选择更倾向于高穿行性的场所范围,慢行主导的街区出行方式使不同业态的选址与规划钟情于线性、连贯的区域(如南北向的平江路、东西向的大儒巷、钮家巷等)。因此,街道路面的整修、立面改造等空间品质提升工程往往集中于高选择度的街道之中,客流游线的规划通常也将其作为主要的依据进行实际的串联与引导。

3.2.3 POI分布与深度值的相关性

表3 选择度分析结果与日常类、非日常类、复合类POI数据空间分布的相关性

图10 深度值分析结果与日常类、非日常类、复合类POI数据空间分布的相关性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从深度值的角度(表3和图10),三类POI数据的分布特征与其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近年来的街区更新与景区化的空间改造,并未真正破除地理空间的约束与限制,无论是外向型消费、服务等业态的蔓延与扩张,还是与居民实际生活相关的功能布点,均为触及到街区内人迹罕至、不易到达的角落。从历史文化保护的角度,这种转向的特征和趋势为居民生活文化和邻里网络的编织与重构提供了相对安静、不易打扰的生活场所,有利于街区原真性与整体性的保护,能够促进地方文脉的延续与传承;但从居民实际生活的角度而言,商业化、符号化的景区运营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对居民生活的忽视,居民们现实的生活问题极易被掩盖于繁华、精致、典雅的舞台表征之下。

0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平江路是平江历史街区街道网络中最具中心性的空间,在长期的街区生活中,承载了地方居民独特的生活痕迹和集体记忆,因而导致了近年来不间断的商业开发、资本入驻以及游客的大量涌入,使恒久不变街巷格局下的居民生活秩序发生着转变。高整合度的核心区域势必成为景区生产的价值高地,平江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整治更新的绝佳舞台。一方面,除外部城市道路之外,平江路及其东西向鱼骨状支路是连接内部住区与外部区域的重要纽带,由于距离的增加会使得街道系统对外部人流的穿行产生摩擦与损耗,因而为了连接贯通西侧观前街商圈、克服东西向选择度薄弱的问题,街区持续推动着各式各样的街道品质提升项目(如钮家巷路面整修等),表现为现代都市表征在平江历史街区内的覆盖与平移。另一方面,历史街区内曲折、琐碎的巷弄形态对于客流活动而言不便于穿行,也难以有效的聚拢、引导闲散客流,因此保持了相对稳定的邻里文化生态。空间的挤压与侵占,使居民将原本聚集、生活、休憩的高整合度的空间不断让渡于外部人群,在老龄化的现实影响下,自身与邻里间的活动、交往空间逐渐收缩于高深度值、外界不易到达的巷弄、宅前或院内,这成为了目前居民开展生活实践的主要区域。

从不同类型POI分布与空间句法模型的相关性可以看出,居民实际生活相关的功能开始逐渐脱离其日常聚集、活动的场所,并开始远离街区的整合度核心;相较于集聚性和可达性而言,历史街区内业态布局的宏观选择更倾向于高穿行性的场所范围,进而导致了居民日常生活空间与景区舞台表征空间的品质差异;商业化、符号化的景区运营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对居民生活的忽视,居民们现实的生活问题极易被掩盖于繁华、精致、典雅的舞台表征之中。

在历史街区宏大叙事的背景下,对在地居民日常生活和日常生活空间的关注以及对其切身利益的维护,是历史街区繁荣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底线。针对外部空间的改造、更新等表层修复,难以弥补居民精神世界中地方感失位的空白,也隐含着底层生活世界逐渐下沉、被折叠的风险。对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对其现实诉求与生活理想的俯身聆听,不仅是缓和日常生活空间内的矛盾与利益分歧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促进平江历史街区永葆活力、重现街区的文化深度和当代生活的“人间烟火”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上滑查看全部)

[1] 王开泳.城市生活空间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06):691-698.

[2] 顿明明.苏州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及其策略应对[J].规划师,2016,32(07):39-44.

[3] 阮仪三.历史街区的保护及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0(02):46-47+50-80.

[4] 周凯琦,王勇,李广斌.日常生活视角下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空间变动研究——基于典型年份POI数据的追踪调查[J].现代城市研究,2020(01):22-29.

[5] 蔡籽焓,陆明.原住民社会融合视角的历史街区活化复兴规划研究——以哈尔滨老道外街区为例[J].中国名城,2018(03):83-90.

[6] 张曦,葛昕.历史街区的生活方式保护与文化传承——看苏州古街坊改造[J].规划师,2003(06):15-19.

[7] 徐小波,吴必虎.历史街区旅游开发与居民生活环境发展研究——以扬州“双东”历史街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3,28(06):133-141.

[8] 叶超,柴彦威,张小林.“空间的生产”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J].经济地理,2011,31(03):409-413.

[9] 王苑,邓峰.历史街区更新中的社会结构变迁与空间生产——以苏州山塘历史街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9,24(11):60-64.

[10] 李和平,薛威.历史街区商业化动力机制分析及规划引导[J].城市规划学刊,2012(04):105-112.

[11] 林林,阮仪三.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06(03):45-51.

[12] 周详,窪田亚矢.国与家之间:论上海里弄街区日常生活空间的断裂与统一[J].风景园林,2018,25(04):34-40.

[13] 夏健,王勇.从重置到重生: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真实性的保护[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02):134-139.

[14] 王兴中.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5-78.

[15] 张雪伟.日常生活空间研究[D].同济大学,2007.

[16] 彭雪雪.空间生产视角下城中村日常生活空间的生产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17] 柴彦威.城市空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0-16.

[18] 周晗.长沙历史城区传统日常生活空间的回归[D].中南大学,2014.

[19] Bafna S . Space syntax: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its logic and analytical techniques [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03,35(1):17-29.

[20] 陶伟,古恒宇,陈昊楠.路网形态对城市酒店业空间布局的影响研究:广州案例[J].旅游学刊,2015,30(10):99-108.

[21] 古恒宇,孟鑫,沈体雁,陈慧灵,肖凡.基于sDNA模型的路网形态对广州市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8(06):2-8.

[22] 文宁.空间句法中轴线模型与线段模型在城市设计应用中的区别[J].城市建筑,2019,16(04):9-12.

[23] 郭湘闽,全水.基于空间句法的喀什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及其更新策略分析[J].建筑学报,2013(S2):8-13.

[24] 刘长涛.基于空间句法的深圳平山村空间解读[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25] 陶伟,古恒宇,陈昊楠.路网形态对城市酒店业空间布局的影响研究:广州案例[J].旅游学刊,2015,30(10):99-108.

[26] 张琪,古恒宇,谢双玉,姜莉莉,李慧芳,侯雪琦.武汉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设立的空间效应研究[J].人文地理,2016,31(05):80-86+105.

[27] 苏宏志,陈永昌.城市成长中传统街、巷、院落空间的继承与发展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05):70-74+78.

[28] Turner, A. (2004), DepthMap4: A Researcher’s Handbook, UCL. pp.26.

[29] 高祥.步行视角下广州市北京路历史街区的空间句法规划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30] 文宁.空间句法中轴线模型与线段模型在城市设计应用中的区别[J].城市建筑,2019,16(04):9-12.

*本文为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理论研究 | 日常生活与城市历史街区生活性街道更新范式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读城 | 冷红:微更新承载日常生活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杨宇振:现代城市的差异与治理——日常生活中“以人为中心”的空间策略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历史研究格式(历史研究格式规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上海考研论坛 » 历史研究格式(历史研究格式规范)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