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考研人数(历年考研人数和录取人数统计)




历年考研人数,历年考研人数和录取人数统计

囚徒困境,是说两个被警察抓住的嫌疑犯,因为不能相互沟通,结果收获最重的惩罚,造成双输的局面。整个中国青年也陷入囚徒困境,每个人只能加倍努力,才有机会获得可能的比较好的结果。

2022年参加考生474万,虽然相比10年前招收人数翻了一番,仍然每4个考生,要有3个人落榜,需要重新制订自己的计划。虽然国家公务员考里每79个人只有一个人能成功,仍然有250万人报名,1100多万人参加教师资格考试。中国青年的焦虑肉眼可见地在上升!

为什么中国青年热衷于考研、考公、教招?

1、自我提升。

原来高中毕业生在报考专业时就不很了解,凭着感觉上的认知和分数排名选择专业,却很少考虑个人的兴趣,或者没能发现真正的兴趣。进入大学又是他们第一次完全支配个人时间,面对完全的自由不免会迷失,又赶上三年疫情时期,对专业相关的真实世界的了解更少,网上教学所掌握知识会更薄弱。

在对未来人生的迷茫中,选择延迟做出重大决定,考研成为一个选项,至少不会太差的选项。

2、学校失职。

学校本该是学生第一次全面认识真实世界的窗口,却成为成功关押学生的象牙塔,因教师本来就与实际产业有脱节,用着陈旧的教科书讲着陈旧的知识,仅仅构建了一个想象中的产业世界,反而学生毕业后还要在企业从头学起;产业与大学的物理距离,也成为企业需求和学校脱节的关键因素。

大学成为自我膨胀的臃肿机构,原本的母校只是占地600亩,却一下子扩张了3000亩的新校区,大学从非盈利机构一跃像盈利机构一样大大发展。2022大学毕业生1076万人,2021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大学的未来已然能预见,大学的快速扩张必然在17年后成为巨大烂尾。

3、企业管理失败。

40年前开始,依靠农民工996*365的努力工作,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40年后的今天,仍然有工业企业在执行996*365的工作安排,虽然拿着7000块的工资,却是一个人顶的超过两个人的活。更匪夷所思的是,这家企业的管理人员制订一套10条内容的管理方案,每一条都在考虑对犯错的员工罚款200还是500的问题,法律在其眼里仿佛不存在。

知乎上有人说国内的资本家远远比不上外国资本家有良心,这是对的。国外资本家像地主,在收租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农民的生活;国内多数资本家是传统法家,与治下的农民没有共同利益,只是想以最小的工资成本让农民做出最大的产出。

毕竟在现实的中原地带,单休才是正常状态,双休成为中原地区企业的极大奢望!

4、家长的历史惯性。

中国的家庭有两种力量在起作用,一种是儒家传统,一种是法家传统,儒家传统下的家庭会极大投资子女教育。一个朋友在孩子大一的时候,就多次表达全力支持孩子考研的愿望。

家长、学生、学校、企业、老师,共同造成了迷茫的和拖延决策的大学生。中国有美国3倍的在校大学生,相当数量的研究生,却在科学和人文社科领域少有斩获,反而培养出与现实世界越来越脱节的学生,无疑是国家财富的巨大浪费,青年时间的巨大浪费。

5、市场正在重新配置行业工资。

内眼可见地,服务行业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待遇差、工作内容单调、没自由的工厂在逐渐淡出青年人的选项,中国老龄化加剧的人口结构,已经决定青年占比越来越小,如果工业产业再不进步,工业企业将会因为劳动力短缺而不得不关闭。日本国内工业都能支付得起工人工资,中国工业任重道远。

能看到中国青年250万人竞争3万岗位的热情,理工科博士生报考社区坏事成为一道闪亮的风景,每个人都以自己的优考虑来决策,想必是公务员待遇太好,才引得20年读书的博士也为社区岗位拼搏奋斗。中国经济今年面临国内国外巨大困难,也许,公务员需要分成高薪的官和低薪的吏了,减轻财政负担。

小区群因为垃圾处理问题引极大的争吵,群里的社区领导从头至尾不发一言。遥想一个月前封闭社区的时候,社区领导天天要求做核酸,小区里的人也为了志愿者资格大打出手,公开打小报告。如今,没有工资补助,社区领导也在群里隐身消失了,拿纳税人的钱却不办事,社区也许应该减少人员了。

6、建议

每个人真正需要的是合作。中国人无论父母或是领导,惯会的是强力压制弱者的意愿,很少能平等地沟通、友好地合作。所有者与打工人关系基础是自己多得,对方少得,完全的法家思想;而儒家思想会考虑双方关系,真正的合作能做大利益蛋糕,使两方双赢。否则,永远做不到自利,只不过是纯粹自私的行为。救人和复原品很难,伤害人和物品却很简单,真正的自利既要有长远利益,也要维持住友善的关系。

无论学生、家长、学校还是企业,都需要把金钱投资在能产生效益的地方,能进化的地方上。

历年考研人数(历年考研人数和录取人数统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上海考研论坛 » 历年考研人数(历年考研人数和录取人数统计)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