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考研(农村发展考研科目)




农村发展考研,农村发展考研科目

阳春三月,走进美丽的肥城市石横镇,该镇泉胜村年产1000万穗鲜食玉米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红庙村现代化智慧农业让大棚里一派绿意盎然、南大留村塌陷地里长出了一片绿色农业……一幅产业兴旺的秀美画卷展现在眼前。

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民变成“产业”工人。石横镇泉胜村有236户、759人,土地面积2420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拥有较好的农业种植优势。但早些年因党员干部思想守旧,致该村经济发展较慢,群众年年地里“刨金”也没赚到钱,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没有大的改善。面对这一困境,村里如何发展?

“道路修得再好、房子建得再漂亮,村里没有稳定的产业,老百姓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农村发展就是空头支票。”石横镇泉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孙元荣说,为破解这一难题,村“两委”班子通过多方调研,结合资源优势,最终下定决心搞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走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支部的带领下,全村共有220户村民入股入社,流转土地近2000亩,吸收股金100多万元,创新实施“支部+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经过近几年的滚动发展,合作社的规模不断壮大,年经营收入达1000万元,村集体增收近100万元,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致富奔康”新路子,群众也实现了由农民到“工人”的华丽转身。

土地资源的集中连片,合作社经营的良好信誉,很快引来了“金凤凰”——山东富伟科技有限公司找上门来,双方一拍即合,签订了合作协议,由该村利用合作社的土地,进行多品种玉米种植,通过新上鲜食玉米加工车间,对生产的黏玉米进行深加工,通过分拣、蒸煮、冷却、包装、销售等一系列工序,将鲜食玉米直接送到人们的餐桌,年可获利200万元,每年能提供务工36000多个工时,村民务工收入可增加约2.3万元。

“我就近在俺村合作社里打工,可以很方便地照顾家庭,也不耽误自家的农活。”现年58岁的时宪云高兴地说。

蔬菜大棚种“丰收”,百姓鼓起了“钱袋子”。石横镇红庙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铺开,该村抢抓发展机遇,精心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大力实施蔬菜品种调优工程,走出了一条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种植新路子。如今,走进红庙村可以看到,卫生整洁的村内道路,功能齐全的文化广场,精致美观的文明街画,整齐有序的蔬菜大棚……幸福感扑面而来。

该村村民尹燕来从事蔬菜种植已近10年,家庭年收入超过15万元。收获“致富技术”后,在他带动下,其住所周边的家家户户均从事蔬菜种植,建设大拱棚300亩、150个,年人均纯收入3万多元。

“我们村建有冬暖式大棚18个,智能温室大棚1个面积1万平方米,年生产刀豆、西红柿、五彩椒、陇椒等蔬菜200万斤,务工群众人均收入达到2.6万元。”石横镇红庙村支部书记冯忠智介绍,为巩固提升本村蔬菜种植基地建设,该村今年更新了种植品种,适应市场需求,种植了产量高、品质好、附加值高的新品种。他说,“现在种植的蔬菜,全部是订单农业,根本不愁销路,而且干部和农户捆绑发展,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一步,我们将从带动蔬菜产业发展出发,以设施大棚种植西红柿、五彩椒等蔬菜生产为主导,突出农业技术研发、技术推广、蔬菜营销,着力建设集蔬菜种植、批发、零售、运输、冷藏、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项目。”石横镇党委宣传委员王昊说。

农牧渔业循环发展,塌陷地变成了“丰收田”。进入三月,正是冬小麦生长需水需肥的关键时期。石横镇昔日的塌陷地早已变成了丰收田,在一望无垠的塌陷地上,数十台喷灌水肥一体化装置全部开启,正在为小麦浇水施肥,嫩绿的麦苗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

种粮大户赵再贺今年共种植小麦1400亩,田间管理全程全面采用“机械化”。为提高作业效率,他还购置专业植保无人机,重点开展施肥、洒药等作业,计划用5天时间完成这次小麦水肥作业。“群众除了可以通过土地入股获得土地租金,还有平时到合作社打工,参与田间管理、渔业养殖、粮食烘干等方面的劳作,真正可以让收入多起来,腰包鼓起来。”赵再贺高兴地说。

为让昔日的塌陷地发挥更大的作用,石横镇连续多年对塌陷地进行综合治理,工作中突出“治水、疏河、绿化、美化”等,做好做足“水”、“绿”“地”三篇文章,对昔日的采煤塌陷区进行集中整治和生态修复。通过“输挖子槽、河道疏浚、河岸整形、开挖鱼塘、覆土造地、种植花草”等一系列综合措施,让这片沉睡多年的塌陷区“旧貌换了新颜”。同时,从促进群众增收出发,大力发展农牧渔业循环“绿色”发展模式,为沉陷区综合利用、农民增收开辟一条新途径。

在这一发展模式的启发下,赵再贺持续加大对土地的投入,将1600多亩塌陷地改造成了亩产1000公斤以上的高产良田。合作社也因此进入良性发展轨道,肉牛存栏超过200 头,羊存栏500 余只,拥有农机装备135 台套,年粮食生产收益160 万元,为周围1600 多位农户提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年综合收益达到378 万元,鱼塘面积23亩,投入鲤鱼12000尾,鲢鳙4000尾,草鱼3000尾,可实现年收入18万元,真正实现了“土里刨金”的愿望,探索走出了一条三产融合、农牧渔业循环发展新路径,带动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走好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农村产业发展道路,农业的基础才更稳固,乡村振兴的道路才能走得更长远。”石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倩倩说。近年来,石横镇坚持党建统领,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村产业振兴有了新突破,“南菜北果中间渔”的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已基本形成,让致富产业真正推开百姓的幸福门。(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于学山 报道)

农村发展考研(农村发展考研科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上海考研论坛 » 农村发展考研(农村发展考研科目)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