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校(考研校线和院线)




考研校,考研校线和院线

毕业季,室友们都在忙着找工作,每天交流的话题,也都是某某范围的招聘条件和薪资待遇如何如何。只有小A仿佛是这个话题的局外人。因为小A无意找工作,他准备继续考研。再考就是二战了,小A告诉自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英语、政治、数二单科都过线了,可惜总分差两分。这是小A今年考研一战的结果。带着小A做毕业设计的导师,问小A想不想调剂到本省的其它院校,小A摇了摇头。

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一心读研,而自己的分数达又不到自己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分数线,抓紧机会争取调剂也不失为一种选择。毕竟,再战一次不仅要付出时间成本,还要承受再次上不了线的风险。

小A知道,导师问他也是好意,或者也想要助他一臂之力。不过,小A的心中有自己的追求。非目标院校,非公费生,他不去。说起来,考研和就业其实一样,都是双向选择。院校选择学生,学生也选择院校。只有双方达成一致,才能一拍即合。而今年的考研,却因为一些院校的部分专业和考生们脱了钩,闹出了乌龙。

2022考研出现“乌龙”事件,多校处境陷入尴尬,考生该何去何从?

乌龙在哪里?主要有两个:一是部分专业只得一枝独秀,也就是说有且只有一人上线,顺利进入复试环节。二是部分专业全体被剃头,也就是说一个上线的人都没有,零人进入复试环节。

乌龙年年有,今年何其多?如果后期没有合适的调剂生源,这些院校的这些专业,就很尴尬了。还要不要组织复试?如何组织复试才好?有人说,往年也有这样类似的情况吧?明确回复:往年也有,但是没有今年这么遍地乌龙。

起先,只是个别考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很快,一个接一个的院校在网上形成了乌龙接龙。网友们一看,网上晒出的表格,每所院校的一志愿上线人数还是没啥问题的。但是,细看每个专业的上线人数,看到那么多的0和1,就有些怀疑自己所看到的了。

往年,个别实力比较一般的院校,某些专业确实也出现过报考人数或者上线人数为1或者0的情况。但是,今年,就连B区的代表院校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个偶然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从考生们汇总的院校名单可以看出,无论是拼杀激烈的A区院校,还是相对冷门的B区院校,都出现了同样一线当关,万生莫过的情况。

有人问:是篮筐架偏了,还是球射偏了,才导致了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乌龙?这个问题一时难以回答。但有一个问题,却是考研大军必须要面对的:不幸躺倒在乌龙线下的考生,又该何去何从?

考研和高考一样,达到一定条件的考生,都是有机会参加调剂的。所以第一志愿未能上线的考生,如果还想要上岸,也要面临两个选择:一、选择参加调剂,争取绕道上岸;二、选择暂时离场,蓄力准备二战。

如果选择参加调剂,首先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如果说第一志愿是铁索桥,那么第二志愿就是独木桥。想要上岸的人那么多,铁索桥封住了,都来挤独木桥,都想把握住这最后的机会,竞争必然惨烈。

其次,即时掌握相关院校的最新信息和调剂动态,结合衡量自身的条件,胆大心细、眼疾手快的去争取。即便最后无功而返,尝试了,尽力了,才会无怨无悔。

如果选择再战,可以先适当放松休息一下,解除长期备战的疲劳。然后,对一战失利的原因做个分析,总结经验,方便二战的时候能够进行针对性的避雷。也可以针对今年整体乌龙的情况,适当地调整一下自己再战的目标。

最后,某些考生虽然也参加了考试,但并没有定死考研上岸是自己唯一的追求,或者不具备参加调剂的条件。那这个时候就不用再试图去挤调剂的那条独木桥了,也不用对自己过于苛责。人生的赛道有很多条,每一条都有不一样的精彩。选择适合自己的那条赛道,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发挥自己的长板优势,用属于自己的烟火点亮一片夜空。也不失为一种绚烂。

结语:选择是一时的,脚下的路是一辈子的。分数线出来了,成绩已成定局。结合实际情况,给自己规划一条最合适的发展路线,是关键。像小A一样选择修整后再战?还是像很多人一样,选择参加调剂?你的选择你做主。

考研校(考研校线和院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上海考研论坛 » 考研校(考研校线和院线)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