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考研(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




历史学考研,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

相信大家很多人都曾查询过历史人物的百科。我们常常发现,在我们以往思维中身份相似的那些人物,后人对他们的评价和定论却总是千差万别。

人们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在做谋士排名时考虑诸葛亮、在做武将排名时涉及曹孟德……

既然如此,我们就有必要对这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做一个身份上的定位,以此来更好的了解他们。

在那个时代,著名的人物只有两种分类:在朝堂、在山野。

下面我们将开始这个会影响我以后一段时间的人物身份定位的梳理。

终其一生没有出仕的人,在这个年代不可胜数。这些人中,有隐居山林的俊逸之士,有专心治学的学术大家,有道法自然的世外高人……

这些人虽然没有活跃在那个时期的政治舞台上,却仍然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

首先,治学的名家。如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刘徽;详细解释了《周髀算经》中勾股定理的赵爽;汉代集经学之大成者郑玄;使得大型外科手术成为可能的华佗;构建了中医脉学体系的王叔和等等。

隐居的名士。如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点评曹操的许劭等等。

世外高人就更不必说了,释教的普净、道家的于吉、左慈等。

以上这些人并没有做官的经历,却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后人所敬仰。

贰在朝堂。

现在开始要谈到大家更为关心的征战四方的那些人物了。

让我们先文(臣)后武(将)一起领略他们的风采。

一、臣

大家对于三国普遍的印象三国里满是谋士武将,除此之外,其余一概不知,以至于在谈论一个人物时,不是将他当做谋士,就是归为武将。其实这么粗浅的认识,远不能满足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了解的需要。

文臣,分为多种,在一个完整的政治集团中,人才济济极为重要。

不论何时都绕不开的人物,首先是诸葛亮。严谨地说,诸葛亮虽然作为军师,但其实不能单纯的归作谋士。谋士,不足以概括诸葛亮的身份定位。准确地说,诸葛亮应该是负责战略规划、内政、外交的重臣,同时作为战略家,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书画家,音乐家等各种领域内的伟大人物而留名后世。(诸葛亮足以担得上军事家的美名。我在时隔多年,再写诸葛亮中已经用长达五千字的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此外,由于史料在保存上的局限性,判断一个人更好的方式是参照当时及后世著名人物对他的评价。)

1、战略(家)

这样一个定位的提出,可以很好的解释一批人物在本集团内发挥的巨大作用。作为汉末时期一流的战略家,著名者有三人:诸葛亮之于昭烈,荀文若之于魏武,鲁子敬之于吴侯。

2、内政重臣

诸葛亮熟悉军政民生,使昭烈内部政治、经济、法律、治安秩序井然,并在这些方面远超魏吴。这样的重臣常常担当起建制的大任,例如东吴的张昭、步骘、顾雍、张竑等世家大臣;昭烈的黄权、刘巴、蒋碗、费祎、董允等;一心扶汉的荀彧;曹操的程昱,曹丕的陈群、钟繇等……以上种种,哪一个可以简单地称之为谋士呢?

3、外交重臣

昭烈使吴有武侯、邓芝、陈震等;吴候使刘有鲁肃、张温等;曹操使吴有蒋济(虽不可与前些相提并论)等。另外还有孙权遣使辽东、夷州;蜀汉、曹魏与西域及少数民族的沟通等。

4、名士、治学大家

在前面一节中提到的大家都是未有出仕经历的。但在官员中,也有一大批在各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伟大的学者大家。首先最知名的就是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推动着文学成就的不断创新;有着“天下名巧”美誉的科学家发明家马均,天文学家王蕃,开拓了中医临证医学的新纪元的张仲景,历史学家、医学家对世界针灸医学影响极大的皇甫谧,中国古代较早研究生物学的生物学家、本草学家陆机,位至三公的发明家韩暨,天文学家、数学家、历史学家、被称为“算圣”的刘洪;著名哲学家,道家崇有派代表人物杨泉,经学家卢植,何晏,思想家蒋碗等等;官至三公,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被后人称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的地图学家裴秀,地理学家万震……数不胜数。这个时代一直都是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学术的有一个高峰。

5、真正的谋士集团在名义上和实际上都是存在的。但是没有专职的谋士,所有的智囊必然也会负责一定的行政事务或专项工作。当然,也有一些只是挂名而已,醉心于行军作战、运筹帷幄,例如郭嘉,但郭嘉终究也只能是一个谋士(谋略家),可能是去世太早,没来得及留下实质的成就与贡献。但荀攸、贾诩则不同,荀攸以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著称,可称为战术家;贾诩则更被后世称为军事战略家,由此二人皆不负军事家的称号。同样,昭烈帐下善于奇谋的法正(同时参与负责了《蜀科》的制定),庞统等,也可位列军事家。

其他阵营内,活跃了时间不长的谋士,如陈宫、沮授等,则仅以谋士论之;

在小说中“大放异彩”的李儒,也能入此行列。我向来主张历史与小说分开研究;同时所谓正史,也不可轻信,且不论著史者的个人主观以及史料的遗失,单就古史记述时从简的特点就隐藏了太多历史的细节。比如某支部队参与了某次战役,史传中仅会记载:这支军队的最好统帅某某采取了怎样的行动,获得了怎样的效果。殊不知,他采取行动时是否听取了他人的意见?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一句简单的描述就可以对该人物做出评判吗?所以我认为,对人物的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全部可能的情况,且从良善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历史人物,除非罪大恶极,否则应以发掘其优秀之处为要义,以完善自身的发展。

6、除了在庙堂里为天下苍生计的经纬之才,还有地方上的贤官廉吏。陈登、袁涣、等一批经略地方的人才,是那个时代造福一方百姓的中坚力量。

7、此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类似于满宠一类的人物,从事维护治安、典验百官的工作,当作单独一类。

在做完定位的分类之后,在此,对这些光辉的人物作一个类似于排名的列举(当然,谋略的排名意义不大,因此,下面的十余个谋士,几乎不分先后),以体现定位所存在的意义。卧龙、冢虎、张昭、蒋碗等本就不是谋士,因此,我们不将他们考虑在内。单就谋士而言,荀彧无疑是最优秀的,因为他已经超脱了在全部的谋划之上,在战略和战术两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且最终都能够基本实现;贾诩,不但能谋战、谋国,且能谋人,功成身退,同时,又能做到计无虚设;荀攸,算无遗策;郭嘉,鬼才遗计;程昱,“老谋深算”……法正、庞统皆以奇策著称;陈宫、沮授都因某位“奸雄”而不幸早逝,未能大展才华,徐庶也是如此,虽生已死;至于小说中表现异常“出色”的李儒等,我们也权且给他一个还算相符的评价。

二、将

三国时代出现的军事将领,放诸于整个中华的历史长河也是熠熠闪光的。其中最优秀的那些代表,即使放在中华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也必然是名震天下的人物。

三国时期的军事家多为知识分子,这和历史上的其他时代都是不同的,比如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以北方少数民族首领为主。

这些将军们,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统帅和武将。同时,兵家四门仍有借鉴意义。

这一时期的诸侯,大多都是军事将领起家;由世袭而得的,我们基本可以不做考虑,算作诸侯即可。曾经担任统帅的魏武、昭烈、桓王、晋宣等都不等单以一将而论之。

其余名将皆可规范到统帅与武将的行列中。至于如何用兵家的范式对他们进行分类,则是我以后所要进行的工作。

由于史料的佚失及记载的粗略,将领在《三国志》中实际的地位都有待好好考量。但毋庸置疑的是,必然有一些人本身富有韬略,因此统兵打仗、行军作战、排兵布阵、整军待战都极为突出。而另外一些则是单纯武艺高强、马术精湛,这些人则是武将。

(一)独当一面(基本为统帅)

在昭烈和魏武的体制下,军队最高归属于两位本身,但经略四方常常是由独当一面的大将所进行的。昭烈在拿下汉中后,使关公面东、马超面北、张飞戍于东北。魏武在失却汉中前,在各方留驻自家将领,西面汉中夏侯渊、南面荆襄曹仁、东面江淮夏侯惇。在东吴的建制中,军队虽然最终仍属于吴候,但常常会任命一位都督,以统领江东全部兵马,最为人所知的,为先后的四个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都不能单纯地称之为将领或是谋士,因此,统帅是较为符合的。

(二)精锐部队(大多为常备)

在各集团内,常有一些军队是归有某位将军长期统辖的,因此这些人通常拥有直属部下。

1、统帅:其中有勇略的,常能通过自身能力克敌制胜的,便是统帅。如军备严整、擅长练兵的陷阵营统帅高顺,昭烈的亲卫军队白耳兵的统帅陈到,魏武虎豹骑的统帅曹纯等等。

2、武将:自身韬略不足,但以忠勇著称的还有同率虎豹骑的曹休、曹真,先登死士的麹义,白马义从的公孙瓒(虽为一方诸侯,但仍亲自统兵作战。)等等。

(三)行军作战

在具体的军事行动中,又有开疆拓土、御敌防守、阵战、水战等等不同形式。在这些行动中的军事指挥也有统帅和武将之分。

1、统帅:依然是以有勇有谋为标准。昭烈下,有以阵斩妙才而名震天下的黄忠;有常胜不败的赵云;此外,姜维也应有此能力。魏武下的五子皆有谋略,张辽与江东的甘宁都善于打奇袭战,于禁毅重,徐晃常能迂回作战,乐进骁果擅长攻城,张郃则能临敌机变。江东十二虎中的老将们也都合格,青年将领的一部分也能良好的发挥,如丁奉、凌统等。攻破蜀城的钟会和邓艾也在统帅之列,而且此二人的个人武艺,恐怕不能恭维。

2、武将:参与作战时的许褚,可以说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武将,太史慈、庞德、颜良文丑等也更适合用武将来形容。

(四)护卫(基本为武将)

保护主上安全的大将(本身统兵),一般都为武将。其中,以典韦最为典型,且典韦的过人之处在于马战步战皆为所长。另外,周泰,曹洪,许褚等等,都是如此。

(五)有几个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不太容易界定。由前者我们可以看出,身为统帅,必定有勇有谋,不论是可以独当一面还是能够整军备战,都是被人们所认可的。但是有一人,名曰吕布,若言其为统帅,此人无甚谋略,是典型的有勇无谋;若言其为武将,又确实曾为一方诸侯,身下统领名将甚多,张辽高顺等都愿舍命相随。此类人物,还有张绣等等。

民间流传的二十四将,自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当你热爱这一文化时,就会发现,如果能将历史与小说分开研究,你将得到两份惊喜。

历史学考研(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上海考研论坛 » 历史学考研(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