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读研几年(中国大学读研几年毕业)




中国大学读研几年,中国大学读研几年毕业

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的介绍,终于来到了最后一个,也是目前最有可能脱离天坑的一个:材料科学与工程。知乎上,曾有人提问:大学应该如何选专业?底下的高赞回答说:专业推荐?首先用排除法,排除材料学。正是它,一边扛着“四大天坑”的“凶”名,一边需求和薪资持续走高。它是怎么做到的呢?01 痛苦并快乐着在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研究什么的之前,我需要重新介绍一下生物工程和化学工程。生物工程主要研究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原理、工艺过程和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学工业和其他过程工业生产中所进行的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共同规律的一门工程学科。它们强调的是原理和过程。而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材料的合成与加工、成分、结构、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强调的是结果。换句话说,只要能够满足目标,能够做出符合需要的材料,材料学家可以动用一切手段,比如物理、化学、生物、甚至数学。言归正传,正因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可以动用一切手段取得它需要的结果,加上它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所以,课程内容杂,成为了材料学本科生绕不过去的一座大山。在大一和大二期间,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学习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物理课程为普通物理、基础的物理实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基础的化学实验以及程序设计、工程制图、电工学、工程力学等等。当这些内容被列出来,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课程密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数学课有三门,物理有两门,化学有三门。而且实验课就有两门,连实验报告都要写双份。除了这些特别明显的高难度科目以外,还需要特别注意到隐藏小BOSS:难度和挂科率都堪比高数的工程制图。

简单来说,这门课首先需要能读懂各种图。比如三视图、移出断面图、向视图和各种剖视图。其次,是需要你能根据需求,画出模具的各种图来。

课程的难点,主要是题型丰富,变化多样,思维方式独特,对空间想象力要求高,而且课程一环扣一环。如果平时不好好学习,想要期末抱佛脚,那挂科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如果想象力弱,想通过这门课,还需要熬夜下苦工,不停地看,不停地画。但如果想象力强,这门课就能凭一己之力,拉高你整个学期的平均分。

而制图类的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肝”。随便一张图,耗时几个钟都是家常便饭。而这些,仅仅只是基础课。大二下学期开始,各种专业课逐渐出现,难度又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不过好消息是,虽然前期课程繁琐、枯燥又无聊,但到后面内容会越来越专业,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内容也会减少,而学科的乐趣也会逐渐增加。比如,电子衍射,倒易球与Ewald球的交叉重叠等等 。

前期靠毅力,后期靠乐趣。这样的大学生活,似乎也还值得期待。02 好就业,难高薪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课程设计虽然也具备内容广泛、不够深入的问题。但从就业上来说,它却要比“天坑”中的其他三个容易一些。本科阶段,如果能在读书期间自学计算机或其他专业知识,让自己的强项更加明显的话,在找工作上也能占有一部分优势。如果想要考公务员,除了“三不限”的岗位以外,还可以选择去海关、文物局、公安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单位,从事专利审查,出境货物查验,物证分析及文物保护一类的工作。

这个阶段的就业难题,主要是材料相关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比较高,大部分都要求研究生起步。看到过一个很好的形容,可以比较具体地解释材料行业对学历要求高的原因:材料就像炒菜,决定用什么材料就像决定用什么食材,决定用什么工艺就像决定用什么烹饪方法来做这盆菜。本科所学的就是,在这材料上增加调味使它更加好吃,而研究生阶段所学所做的就是在这材料上改变一些工艺改变烹饪方法,选择更好的更多的原料来做一个菜,推翻改进原来的菜谱。对企业而言,选择一个可以改良“菜谱”且“炒菜”经验多的研究生,远比聘用一个只会增加“调味料”的本科生更加符合需求。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要聘用本科生,企业也不愿意花时间培训新人,而是宁愿选择毕业1-2年有一定经验的本科生。这也是为什么材料学考研比例这么高的主要原因。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2023年山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毕业生338人,而其中有262人选择考研。

如果选择深造的话,材料专业的同学也要面对与物理、化学等专业同学的竞争。但研究生毕业后,材料人可以选择的岗位也就更多一些,比如制造业,或者航天科工、中电科之类的央企。有这么多的去路可以选择,为什么材料学还是成为了天坑呢?可能是因为虽然有出路,但这些出路并不够“香”。材料学属于产品制造的中间环节,只能在产品最初研发阶段起作用。这就决定了两件事:首先,它受到生产链上下游的限制。即使你可以在材料上进行一些突破性的创新,但如果上下游的企业不够认可,或者使用人群已经形成习惯,不接受新材料。即使创新得再好,也等于零。其次,作为只在研发环节起作用的部分,企业对该岗位的需求十分有限。而这与庞大的毕业生数量形成对比,导致很多人不得不转行,或者接受比预期更低的薪资。另外,相对很多传统专业来说,材料科学与工程目前在我国还是一门很新的专业。而新,就意味着它需要在不断的变动中完善自己。而大学教学的教材更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习内容与社会实际需要的脱钩,也在无形中促进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生的就业难度和基础薪资低。即使找到合适的岗位,薪资也在接受范围内,做出的创新得不到认可,也就得不到提升。在就业后,晋升空间与个人成长便成为了摆在材料人面前的又一座大山。03 负负得正,重获新生虽然“新”意味着变动,但在变动的另一面,“新”也意味着有更多的可能和更大的突破。按照上三大刊SCI的学科数量来算,如果材料排第二,估计只有生物敢排第一了。对于想要在科研路上持续走下去的同学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有句话叫,负负得正。它用在材料科学与工程身上正合适。随着学科交叉的不断推进,材料科学与工程也与时俱进,与生物和医学交叉,形成了新学科:生物医用材料学。生物医用材料指的是用于诊断、治疗、修复和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新型高技术材料。陶瓷牙套,就属于其中一种。生物+医学+材料,三个一直被喊劝退的专业叠加在一起,却构成了一个岗位需求量极大,且薪资相对较高的岗位。2011年到2021年,我国在生物医用材料的市场从650亿增长到了近3500亿,后者几乎是前者的六倍。

人才需求方面,到2018年,新增岗位约300万个。而2020年一年新增岗位就约有600万个。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一系列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国内新材料产业自此开始强劲发展,2020年新材料总产值约达6万亿元。

2021年,十四五、2035规划纲要明确表示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据工信部预测,2025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将达10万亿元。无论是交叉学科的快速崛起,还是新材料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所引起的必然结果,都会是对人才需求的大量增加。而材料人的薪资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而很多人所担心的化学品污染、工作危险、工作环境差等问题,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得到了相应的解决。随着生产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推行,一些烦躁、枯燥、重复性的工作,已经不再需要人们亲自去做,而是交给不怕累,精确度高的电子器械去完成。在双碳战略下,许多高污染的化学材料都在逐渐被淘汰,企业的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安全性也在逐渐提高。更好的工作环境、更高的薪资以及越来越多的岗位需求,构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渐渐脱离“四大天坑”的主要原因。另一个促进材料科学与工程脱离四大天坑的原因,则是材料人对这门学科发自内心的热爱。在关于材料学的帖子中,诚然,吐槽它不好的人有很多,但还有更多人表达了对材料学的热爱。有人坚持这个专业,是为了改善女性内衣中的钢圈材质,让姑娘们都能穿上合适的内衣。

有人被反反复复得不到想要结果的实验折磨得要死,但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所以一边高喊着“材料虐我千百遍,我爱材料如初见”,一边再次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有人言简意赅地说:只是看好前景+喜欢。什么叫做“唯有热爱能抵岁月漫长”,材料人用实际行动做出了最好的答案。当我们一次又一次被外界的信息冲刷,说一门学科好或者不好,工资和前景到底如何时,我们忽略了做选择中最重要的一点:发自内心的热爱。正如知乎答主@布丁响叮当所说:若你喜欢材料,或者不讨厌材料,其实材料没那么无聊。但如果你真的不喜欢读材料这些氛围,那选择其它路也没错。对于其他的学科也是如此。如果喜欢,就去坚持;如果不喜欢,放弃也没有关系。毕竟,我们的人生需要做的选择有很多,但从来都没有绝对的正确或者错误。

101教育旗下品牌101智慧课堂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基于101智慧课堂,以智慧教学为核心,为学校提供信息化教学整体应用解决方案https://www.chinaedu.com/。

本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及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大学读研几年(中国大学读研几年毕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上海考研论坛 » 中国大学读研几年(中国大学读研几年毕业)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