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在我国国土上,有一条看不见的线,这条线北起黑河,向西南而行,南达腾冲。在它的东南方向,是“关内沃野亘千里”“小桥流水人家”描绘的繁华似锦,在它的西北方向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大漠孤烟直”描绘的苍凉景象。

这条线就是“胡焕庸线”

数千年以来,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从未滋润胡焕庸线西北的这片土地,几乎我国所有的沙漠都在这里生根,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等等绵延百里甚至千里的黄沙如同这片大地上的一处处疤痕,吞噬着西北地区民众的生存环境,带来危害极重的沙尘暴、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

面对这些,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

答案是:“不。”荀子《天论》中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这种“人定胜天”的思想逐渐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流传下来。在现代,中国人更制定并实施了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造林计划——三北防护林工程(TNSFP),其的覆盖面积达中国总面积的42.40%!该计划需要大量高校和机构的科学研究支撑,其中的“C位”,绝对是中国林业最强校——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的两大最强学科之一就是林学,其林学学科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位列全国第一!有足够的实力去参与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北京林业大学超凡的学科建设水平也是从无到有,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北京林业大学的前身北京林学院正式成立,随后几年里又吸收了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清华大学建筑系,可以说集百家之长。

在改革开放后,北京林业大学的建设开始发力,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被国家列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年与其他10所行业特色高校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2012年,牵头成立中国第一个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在建设上的成就源自一次次科研突破和工程落实,这些科研和工程活动也都与1978年启动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息息相关。

“沙进人退”“绿进沙退”中,是北林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关君蔚教授在我国最早提出了防护林体系的概念;是北林水土保持系高志义教授和他的团队解决了“黄土高原立地类型划分和适地适树”的关键课题;是一代又一代北林人前赴后继的投入到“绿水青山”的建设当中。

守护绿色,是涉及千秋万代存续的国家大事,北林的师生们在其建校的七十年间栉风沐雨,奔走在荒原和沙漠当中,稼播绿野,驯服黄沙。其卓越的林学学科建设水平和诸多荣誉不过是水到渠成。

时至今日,我们也能在各种渠道看到北林的科研团队仍在三北防护林工程上发光发热。2022年10月,北林水土保持学院信忠保副教授团队在三北防护林退化与土壤水分互作机制领域取得进展,提出了许多维护和优化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关键举措;2022年12月,北林牵头承担的“三北防护林稳定性与生态功能提升技术与示范” 项目正式启动……

近年来位于华北、西北和东北城乡地区的人们会发现,冬春季的风沙显著变少了,PM2.5的浓度降低了,每年见到的蓝天也变多了。以首都北京为典型,其在2021年全年优良天数达288天,较2013年增加了112个蓝天。在小编看来,这些晴空万里和蓝天白云,正是一代代北林人在大漠深处辛勤耕耘的勋章,这些看得见的改变不得不让人对这些“绿水青山的守护者”肃然起敬。

三北防护林工程的规划预计在2050年结束,但北京林业大学对“绿水青山”的守护远没有结束。

关注“报考早知道”,获取最新的原创高校资讯!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上海考研论坛 »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