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考研(中国美术学院考研招生简章)




中国美术学院考研,中国美术学院考研招生简章

自2010年开始,中国美术学院以“毕业展示周”的全新形式,集中展示全校教学创作成果,开艺术学院“毕业季”之先河。 2019年,国美毕业季冲破学院围墙,凝结起艺术界更大的力量——将学院毕业季升级成为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 一方面内外打通,全城绽放,构建面向公共空间的“无墙的学院”; 另一方面实现教学成果与社会共享、办学成就与城市同步、青年艺术家与时代同成长,打造面向全社会的“美育大课”。

五年来,青艺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现象级创意文化平台,汇聚了一群最具创新能力和创新志愿的年青艺术家、设计师,为新时代献上一个全民共享的艺术嘉年华,助力杭州成为一座具有创新气氛、青春气息、未来气质的创意城市。

第五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

暨中国美术学院2023年毕业季

将于2023年6月1日开幕

本届青艺周主题为

“大脑花园”

◎ 开 幕 式:2023年6月1日 19:28

◎ 展览地点:浙江展览馆 / 浙江美术馆 / 西湖美术馆 / 湘湖博览馆 / 全山石美术馆

◎ 线下展期:2023年6月1日—6月12日 / 18日

(浙江美术馆、湘湖博览馆、全山石艺术中心6月18日,浙江展览馆、西湖美术馆6月12日)

◎ 线上展览:CAACOSMOS、西湖天幕(2023年6月1日开通)

第五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主题

大脑花园

花园曾寄托了人类对于纯真年代的美好憧憬。无论是伊甸园、桃花源还是牧歌式的阿卡迪亚(Arcadia),无论是理想国、乌托邦还是马可波罗笔下忽必烈汗的“仙都”(Xanadu),在形形色色的梦想之地,处处鲜花盛开,一切顺服于秩序,没有纷争,没有苦难,万物和谐共处,人们自由欢乐。

我们至今心怀憧憬,勤勤恳恳如同园丁培植土壤、维护园艺,依照想象整饬着这颗正显得越来越小的星球,梦想复刻黄金时代的美好花园。可是,大脑里的芳菲世界尽显五彩缤纷,尘世中的花园胜景却难免凋敝荒芜。事实上,无论依托科学还是艺术、无论凭靠斗争或是信仰,花园从未令苦难真正从大地上消失。每个人都如同《桃花源记》中的渔人,体验过良田、美池、桑竹之乐,却再也找不回通向桃花源的入口。可以说,这不是寓言,而是事实——人被拒之门外,如同流放于世。

这同样让我们想起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作的洞穴之喻——“你可以设想,人类住在一个地下洞穴里,洞口朝光”。我们所谓的现实世界,恰恰是在洞穴之中。人们在虚幻中出世与生活,遭遇的只是世界的虚幻,乃至虚幻的自己。在洞穴底部的面壁生涯中,人们以为照见了自我,其实看到的只是自己和众人的影子。

一座虚假的花园就如同科幻所唤起的那种遥不可及的未来,它远在天边,无需抵达,它对今天流沙般的现实生活不会构成任何的回声与反作用。在此之中并非人们对花园的想象还不够完美,而是在于它仅仅意味着一种完美的想象。

毫无疑问,学院也是一座花园。人们用象牙塔来赞美它,却也暗含着耽溺幻想、脱离现实的指责。过去的三年中,新冠疫情加剧了“围城”的情绪,疫情之后则陷入了又一轮亢奋而虚幻的困兽之斗。人们在现实内卷与精神内耗中生死疲劳,即便身处花园,青年学子们也一样身心不安。

然而,我们或许遗忘了,中文的“艺”字本是以手栽种草木的汉字象形,它既是礼乐社会的修养之法,也是技术时代的感性分配,更是经年累月的培植与劳作。而劳作的奥秘在于,若不首先付出艰辛,不必奢望任何回报。此种辛劳之下的真实经验足以打通身心、破除妄见。如同卢梭在《爱弥儿》中构想的自然教育,Emile这个名字所寓意的正是“勤劳”,这之中寄托着卢梭对于现代人最朴素的愿望——在辛勤的劳作与朴素的生活中“认识你自己”,并且在对善好与真实的持守中“耕耘好自己的花园”。艺术学院中的学习并不是花园里无忧无虑的漫游嬉戏,而是与自然一道劳作、与美一起生长。

“美在天上,有如云朵,落人心目,一经裁剪,著根成艺。”1941年,在吴大羽写给吴冠中和朱德群的信中,神州陆沉之悲、师生西迁之恸、辗转流离之苦,均被统摄在对美的更为坚定的信念之中。暂别了西子湖畔的优游岁月,爱美之心反而于他们的心灵中更加坚韧地生发出来,并且再不能被败坏摧折。

疫情三年,我们感念鲁迅见诸众生的悲悯,领悟“现在史”的无尽与绵延,回应陶行知生活之力的召唤。每一次青艺周,青年们的作品满城绽放,期冀艺术的创作能够扎根现实、感悟人间、反哺社会。一方面,在人脑和机脑相互模拟、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彼此竞争的时代,艺术已经成为了一座“大脑花园”:小径分岔、错综复杂,无穷算力、无限生发……另一方面,在后疫情时代,在AIGC过度生产的乱流中,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耕耘好自己的“大脑花园”,召唤出一切的春天,让青春的花朵茁壮成长,让艺术的创造力尽情绽放。

我们曾以为桃花源是幻境,但或许它才是现实的入口。“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起初这光线是来自作为异世界的桃花源,但它又何尝不是来自一个现实的“外部”。当渔人离开桃花源的理想世界,他所看到的依然是“仿佛若有光”,当他“复行数十步”,依然是“豁然开朗”。

花园中流连的时光快乐而欢欣,艺术的劳作、现实的生活却是道阻且长。相信我们已经在疫情时代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好了准备。

往届主题回顾

◎ 2022年:生活力

主题阐释

“生活”二字,在人类世的技术资本和远方的诗行中被高度折叠,又在人间世的柴米油盐和切近的问候中被层层翻开。“生活力”,是生命体在现实中的存续之能和活动之力,是为疫情所引发的时代拐点中人类自觉诉求的能力与智慧。在无法逃脱的加速主义深渊中,在断续停摆的时间绵延中,人们愈发懂得在限定中修复在世生存的技能,在互助中探索共同生活的可能。曾被忽视和遗忘的具体而微的“生活力”,以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回艺术教育的视域,不仅深入衣食住行的人伦物理,也同样激发出每个人对“活着”的理解,对“与我有关”的切身性的体认。

人生在世的学问,并非徒资空言,而是与生活现场、日常情境息息相关。“生活力”是自古以来所有知识思想与艺术创造的基础,并赋予它们现实的深度和生命的活力。“生”是生命的冲动与能量,“活”是在世的行动与创造。生活力是一个人能动性地活着所应具备的经验与能力,是现实的理解和实践的技艺,包涵着对人间烟火、百姓悲欢的朴素关怀,也蕴籍着对他人与远方、万物与生命的深切共情。

百年前,面对古老民族救亡图存的呼求,教育家陶行知以“生活力”作答。对陶行知先生而言,“生活力”是无论处于何种境地皆可立足生存的安身之能力,更是一种坚韧不拔、对生活始终充满热忱的立命之愿力。他相信——“向上向前的生活”,即是民族解放与人类解放的途径。一个世纪过去,“生活力”给予2022年的我们怎样的启示?

元宇宙的畅想、人工智能的迭代、合成生物学的进步、太空技术的拓展使人类科技仿佛无所不能,历史正加速朝向新人类或后人类的明天;疫情、战争的阴云盘桓不去,生命之存续岌岌可危……在人工智能与生命科技、新材料与新物质的研究不断改变着生活世界的进程中,在先进与落后、美丽与黑暗、强大与脆弱之反差造成的荒诞感中,如何理解并应对我们每个人当下的生活?

“生活力”吁请我们的青年艺术家、设计师们,全身心地投入此刻的生活现场,用艺术的创造力与人性的善意捍卫生命的积极与坚韧、开放与通达,并转化出“向上向前的生活”之动力。

此刻,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架风中的竖琴,立于历史的旷野、此刻的人世,感受时代万物以息相吹,与其共鸣,各自成章。

◎ 2021年:现在史

2021年第三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展览现场

主题阐释

无古无今,无始无终……

—《庄子·知北游》

在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

—T. S. 艾略特《四个四重奏》

古希腊人指称时间的词汇有二:其一是克洛诺斯(cronos),代表一种线性的、不停向前流动的时间;其二是凯洛斯(kairos),表示一个潜在的、只在机缘成熟时显现的时间点。后者正如同《周易》所谓的“几者,动之微”,变化发生却尚未呈现,那是有无之间的生发状态。

从现代物理学的角度看,光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所见到的一切皆为过往。爱因斯坦说:“对物理学家而言,过去、现在、未来之分只是一种幻觉”。然而在量子理论中,相互纠缠的二者可以无视距离地共享同一个“现在”。“现在”如同薛定谔的猫一样,你无法知晓它的所有细节。你一旦去观测,“现在”就坍缩成了“历史”。

一切皆在时空中展开,“有作用时名为现在”(《俱舍论》)。现在作为显现着的、起作用的“存在”,暗含着更多并未实现的潜在。2021,在这个被新冠疫症激进重塑的世界,在这个被科技资本强力加速的时刻,“现在史”邀请我们从更多维度去思考时间的意义,去关注“现在”所包裹的无数潜在的现实,去开辟出“现在”所蕴含的多种未来。

作为第三届之江青艺周的主题,“现在史”是对上一届主题“共同生活”的再次思考。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时代,也正在共同凝聚出新的历史感知与现实感觉。在关于当下的海量记录与书写中,我们失去了“现在”。在无穷算力推动的“实时”与“同步”中,我们失去了“现在”。社交媒体的狂欢中,我们无法辨认彼此。众声喧哗中,我们听不到存在的回声。

万物互联,众生孤独。我们共同经历着全球疫症中的迷失与危机,也共同面对着数字时代生命伦理的新命题、新挑战。

教义渐老,世界日新。学校所传授的技艺,曾是前人处理真实问题的经典方案,却并非应对当下命题的万能武器。我们应重新扣问自己操持的技艺与记忆,将之转化为创造的力量、重启的契机。

西方线性史观生产出“现代性”之僵局——时至今日,我们据说依然在延续着现代性的未竟之业。这一线性史观及其背后的世界观投射到艺术界,幻化而成所谓“当代艺术”的观念与建制。这一观念过于陈旧,这一建制已空转太久。

历史并非一往无前的直线,而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当代”只是变动不居的海面。让我们潜入这一片汪洋,打捞起无数世代的知识与技艺,从甲骨文到VR,从古典到“当代”……,在与世界的相互焕发中开启我们的艺术时刻——那不断涌现、生产着的“现在”。当现在不再现成,现在得以显现;当现在现在,现在得以成史。

◎ 2020年:共同生活

2020年第二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展览现场

主题阐释

2020年代在一首不寻常的序曲中拉开帷幕,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尚未平息,生活与世界正在改变,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这考验不止于疫情和生命的安危,而且涉及价值观念、家庭伦理、社会治理和意识形态,关乎我们对于「人道」的根本理解。然而,对于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养成,这却是一次重要的机缘,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磨炼。新冠疫情是全民性的,也是全球性的,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切肤之痛,感受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份量,也更真切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于是,就有了我们的主题,共同生活。

人类何以能创生文明、改造自然、探幽宇宙?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能组成社会与城邦,而其他动物不能。同时代的荀子也说:「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能群,即是拥有「共同生活」的能力;群我无间,即是一切道德、伦理、政治开展的场域。人生在世,际遇的起落与无常,总与人间的烟火、生命的光华交织缠绕;生而为人,时代的危机与苦难,总与文明的光辉相伴相随。人类生生不息,文明世代绵延,我们共同生活。

「共同生活」包涵两重意味:作为群类的「共」,以及人之为人的「同」。人类之赓续,在于其「乐群」与「共在」。蛮荒时代,人类以群居抵御洪水猛兽,凭借共在自我保存、繁衍生息。文明时代,人类彼此联合探索未知,在群智共享中自我发展、含弘光大。而人类之共在,在于有「同」且能「同」。共在依托相同之血亲、地缘、国家与文化,因之团结凝聚;共在之人亦能存异而求同,超越地域种族之别而生同情同理之心。「共同生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也是文明的起点和目的。

然而,今天的我们,却都是微信启动页面那颗孤独星球上的孩子。在社交媒体/自媒体的现实中,人们心甘情愿地自我隔绝于一个个美丽的肥皂泡,在屏幕的自恋与自我唆麻中喂养着虚幻的数字景观。在自媒体的舞台上,五光十色,众声喧哗,自我的演出永不谢幕,自我的精神内核却日益稀薄。

万物互联,而众生孤独。

2020,人类正处于全球性的多重危机之中。尽管这个时代有着无与伦比的科技成就,我们却从未有过如此普遍的孤独、困惑与迷茫。这不只是因为疫情隔离中的以邻为壑,更是因为网络时代的彼此隔绝与疏远。在漫长的隔离之后,我们渴望共同生活;在网络生存的自我隔离中,我们需要重新学会共同生活的能力。共同生活,是一群人无所畏惧地在一起。共同生活,更是万物共生,属类平等,感天地,敬苍生,察鸟兽之友爱,晓自然之法则,在共通性与共同性中,不逾矩地发展与生活。

半个世纪前,人类第一次从太空中回望自己的星球。在宇宙盛大的寂寞和宁静中,宇航员迈克尔·柯林斯真切地感受到:国家的边界不见了,喧嚣的争执停止了。这颗微小的星球在转动,安详而宁静,不必在意任何细节……地球就是这样,蓝白相间,没有穷困和富裕的区隔;蓝白相间,没有意识形态的分野;蓝白相间,没有肤色的差别。这样一种巨大时空中的遥望和感触,是对人类经验的超越与重塑。浩瀚宇宙中这颗微不足道的蓝色星尘,是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我们只有这一个世界。但我们同样相信,这个世界的打开方式尚存在无数种可能,我们头顶的星空依然闪烁着无尽的未知的光华。

编 辑|奚天豪 陈 思 倪义臣

责 编|邱莉丽

审 核|徐 元 胡 敏

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国美学术通讯”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rmt@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体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中国美术学院考研(中国美术学院考研招生简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上海考研论坛 » 中国美术学院考研(中国美术学院考研招生简章)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